假性亲密关系

假性亲密关系指很多人在情感里的连结处于很浅层的状态,然后又处于不作为的状态。

产生机理

两个人在一起,最理想的状态是依附理论里面描述的安全型依附关系,就是两个人对彼此感到安心,信任,安全,不会有焦虑或者不信任的感觉,然后互动过程和情绪流动都很顺畅。

但是显然每个人个性里都会多多少少有焦虑性或者回避型的特质,因为极少有父母能够做到十全十美,所以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,无可避免地会需要处理焦虑、不信任、缺乏安全感的问题。

我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里焦虑,不信任,或者缺乏安全感。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来说,是因为早期经验中体验过被扶养人抛弃或者可能抛弃的风险,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或者回避,本质上是我们内心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伤痛感。这些情绪是情绪聚焦疗法里所谓的原生情绪。

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,我们在面对恐惧或者伤心的情绪时,又产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绪,比如有些人用冷漠来掩饰伤心,有些人用愤怒来掩盖恐惧。这些次生情绪,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自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。很多人带着这些次生情绪的防御机制长大成人,并且走入亲密关系。

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,一段亲密关系里,A会因为害怕被抛弃,而愤怒地指责对方:“你为什么不在乎我。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人渣。”B听到之后,也感到同样的愤怒,因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攻击,于是回应:“你居然会这样侮辱我,我无法容忍这种态度。”两个人的争吵和矛盾会因此进一步升级,但A的原生情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。

这在EFT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。事实上非常多的夫妻或者情侣,关系无法深入,都是因为双方对自己和对对方的原生情绪/次生情绪,缺少认知,因此两个人的情感互动中存在很多的恶性循环,也就阻碍了两个人获得更亲密,更安全的关系。

形成过程

当两人关系亲近到可以一直相处,但是又因为这些恶性循环一直存在,无法被察觉和改变时,我认为假性亲密关系就产生了。两个人看似亲密,但其实关系里有很多的禁区,有很多不可以触及,一触即发的部分。两个人小心地回避着这些禁区,极力维持和谐美好的场面,但彼此都没有获得令自己满意的亲密情感。

这种关系在消失的爱人里面体现得尤为明显,两个人没有沟通,没有坦诚的对话,遇到问题都是采取逃避的方式,也没有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,而是任由关系一步步恶化。

在我的情感和心理咨询工作中,发现这种关系的确是比较常见的。一方面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模式,对两人相处的不良循环缺少觉察和意识,另一方面,在遇到矛盾问题时,两个人缺少寻求帮助,尤其是专业帮助的意识。因此会反复在一些细节的琐碎的事情上面争论对错,但其实都忽略了情感流动受阻,误解和误导性的表达,才是带来问题的真正原因。

而且很典型的一种状况是,两个人在一起的蜜月期临近结束时,很多问题已经出现了,可是这时候两人却还渴望着继续保持蜜月期的甜蜜,拒绝去面对问题,拒绝承认两人要走的更亲密,需要有更深一些的沟通和对相互的理解,而是在吃蜜月期的“老本”,吃到一定的时候,蜜月期的甜蜜经历,再也无法说服两人忍受当下的矛盾冲突时,就可能产生感情破裂或者出轨等现象。

避免方式

要避免这样的状况,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两人在一起要有预防意识,两个人都是独自生活几十年的成年人,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异,在一起需要磨合,需要去探讨“当你这样表达的时候,你真正在表达的是什么。”,以及“当你这样的时候,你最希望我怎样做。”这样的问题。

如果你的关系已经深入,并且矛盾问题已经产生了,而且已经超越了你们以及你们的亲友能够处理的范围的话,我强烈建议你去找一位做夫妻咨询和治疗的咨询师,去做一些梳理的工作。很多人愿意为自己的伴侣买几百几千块的礼物,却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去看看咨询师,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误区。

所以说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,一半因为彼此情感和性格问题,另一半因为疏忽和不重视。要避免这种状况,就应该像治疗癌症那样,定期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