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听身边人谈论自己的择偶标准,可能听得较多的标准有外貌、资源、学历、身高、“三观”,可能很少听到情绪方面的要求。什么是情绪方面的要求呢?我指的是这个人的共情能力,用更直白的话来说,就是这个人是否愿意尽最大努力来理解你。
无论是“女人心,海底针”或“女人是一个谜”这样的古老说法,还是能够预测或解读女性情绪这样的新近技术,都预设了这样的一种观念:这些人不愿意努力来理解你,要么是诉诸于某种“不可知论”,要么是诉诸于某种外部工具。这样的预设观念存在于许多人的头脑中。你如何能跟一位不愿意理解你的人长相厮守?
以下是一些判断是否努力去理解对方的几个简明标准。
1、你感到自己被理解了
当你感到自己被理解时,你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欣慰感和满足感。卡尔•罗杰斯曾这样描述一个人感到自己被理解时的典型时刻:“当一个人意识到他已经被深深地倾听到,他的眼睛就会湿润。我认为从某种真正意义上讲,他是在喜极而泣。就好像他在说:‘感谢上帝,有人听我说话,有人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。’”。
一段关系既然被称为“亲密关系”,那你应该能在这种关系经常体验到“感到自己被理解”的欣慰感和满足感。你每天都有什么想法和情绪产生出来,你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被自己的亲密伴侣所听到和理解。如果连他们都做不到的话,那这还叫什么亲密关系呢?
2、对方经常进行积极倾听
“共情”(empathy)指的是从另一个人的参照系中理解或感受他们所经历的事情的能力,亦即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的能力。而“同情”(sympathy)指的是对另一个生命体的痛苦或需要的感知、理解和反应。在亲密关系乃至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,我们需要的是“共情”而不是“同情”,这意味人们不应该停留在自己的参考系里面,而是要进入对方的参考系。
“共情”的主要实现方式就是积极倾听,这意味着放下手机,放下手边和眼前的事情,把自己的身体和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,积极关注对方,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对方所谈论的事情对这个人的意义。同时,积极倾听并不意味着沉默寡言,而是倾听者还要做出各种回应,以求在交谈中更深入地理解对方。
3、对方对你的情绪表露做出的回应并不是做评判或提建议
由于人们固执于自己的参考系,从而对别人的情绪表露做出的回应经常是做评判或提建议。这两种回应都是不合适的,至少在亲密关系中是这样。
比如,如果你对自己的伴侣谈到自己对业绩的焦虑,而他或她的反应如果是说你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(“不要胡思乱想了”),或是让你向别人学习(“你可以看看XXX是怎么做的”),那你的伴侣就是在做评判或提建议。
令人担忧的是,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,你可能开始对“自我概念”有了负面印象,即真的觉得自己是个胡思乱想的人,或真的觉得自己低人一等。这种亲密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“有毒的关系”。
我建议在任何时候都尽量不要做评判,无论是正面评判还是负面评判;至于提建议,则应该在完成了共情理解之后才能进行。
4、你感到自己能够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
当你感到自己不用在对方面前维持一个面具,或者经常激活某种“心理防御机制”,这就意味着你不用担心自己最真实的样子会损害亲密关系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相信对方是能够理解你的,你相信对方是会被你最真实的样子所吸引的。
我一位朋友说,她的一位已经结婚的女性同学,怀有身孕,而她的“婆婆”在大年三十给她做了剩饭吃。她说自己已经“习惯”了,说自己“成长”了。然而活在一个面具之下并不是成长。
一些人在跟伴侣吵架后,觉得自己“应该”主动和好,即便自己明明是受伤害的一方。这意味着自己活在面具之下。
另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是,当自己的伴侣一声不吭地回到家,自己感到这个人不太高兴,于是自己便激活了某种“心理防御机制”,于是整个气氛就变得死气沉沉。
当你感到自己能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,便意味着自己能够在这段亲密关系中获得自我实现。
以上就是“尽最大的努力来理解你”的四个简明的判断标准。当然,你不但需要识别对方是否努力理解自己,你也要努力理解对方。一些努力追求别人的人未必是努力理解别人的人。我相信,理解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维度,也是维护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。理解一个人并不困难,但是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。
总之,情绪方面的条件应当是选择伴侣的重要标准,同时它也是人们最容易能获得提升的条件。(文/冷金乘)
发表回复